说到中国女排,恐怕不少球迷脑海里立马浮现出“实力+颜值+团队*组合”的画面。但你们知不知道,这背后还有一群“隐形战士”,也就是咱们的候补队员们。别小看她们,虽说站在主力光环背后,但谁没有个“二线*”的故事呢?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些排坛“备胎”们的那些事儿,包你笑着涨姿势!
你可能以为候补队员就是陪跑的,实情可完全不是。她们不仅训练强度不输主力,连日常饮食、体能恢复、技战术研究都一点不敢含糊。毕竟,主场被刷下去那天她们就是主角。因此,候补位置其实是个非常锻炼心态和技术的“高薪岗位”。
比方说,北京姑娘李菁,虽然不是每次国家队大赛的登场“尖刀”,但她在训练中的表现一直被教练组夸赞为“超稳”的存在,有次蹲守拦网,连续三个回合拦网成功,让主攻教练都忍不住发了句“可以给她开个会员卡了,拦网体验感满分”。这样的表现,候补怎能不被宠爱?
再说说技术全面的姑娘王梦洁,有球迷戏称她为“多面手”,能打二传、能防守,关键时刻还能“神救球”,堪称球队的隐形保险丝。王梦洁在训练场上就带着一股狠劲儿,打球动作那叫一个飘逸灵活,堪比排球界的“忍者神龟”。
还有那个“微笑杀手”李盈莹?等等,她可是主力呀,你问啥跑这儿来?说的是她刚入选国家队时,最开始也是从候补打起的。毕竟“新人杯”里都得先刷刷存在感,圈粉无数后,才一路站到了闪耀的舞台中央。跟她相比,其他候补们的故事同样精彩,只是舞台没那么聚光罢了。
那候补队员平时都干些啥?创造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呗!训练时她们的努力程度堪比“打怪升级”,一举一动都有教练和队友的猎奇目光盯着。更有趣的是,队友们各种“互坑”搞笑日常,什么“假装不让你发球”“让你先得分去”,让训练现场瞬间变脱口秀场地。
你知道吗?候补姑娘们还得学会怎么给主力队员“心理按摩”,毕竟主力们比赛压力山大,有时候情绪波动,候补们就是那个“开心果”和“调节剂”,一句“放心,有我撑着呢”,立马让主力稳住阵脚,继续撒开心泉水。水深火热之外,友情暖心才是“隐形*”。
候补还得有极强的适应能力,谁让比赛时候可能随时被喊上场来“吓跶腿”呢?而且,训练塞满了高难度的技术动作,跳发球、快攻、接炸弹球,练到汗流浃背,体力和脑力兼备。这个阵地,*不是吃瓜群众能随便站的。
有球迷吐槽候补队员“看着像备胎,其实心比谁都要躁”,没错,这种人设很难伪装。她们不光盼望机会,更是随时掏出杀手锏准备打脸那些“小看她们”的人。有时候,一场关键比赛的逆转,可能就靠某位候补老铁“炸场”三分,真是“临危不乱”的代名词。
注意,候补还得了解队伍战术传导和主力打法,配合默契的才能发挥出*威力。正如老排球迷说的,候补队员的职业素养和眼界常常比部分主力还要*,毕竟她们天天“吃”主力的战术排布,得知每个细节窍门,不然训练时就白忙活了。
听说某届世界杯,有位候补队员一登场就连得关键分,差点让观众以为整个场馆冒烟了,厉害到能开挂。这下教练连声喊“稳住,稳住,别刺激她”,怼怼怼的打爆对面防线,那气焰简直比B站弹幕还炸裂,现场嗨得像开演唱会。
当然啦,候补也不是全员“猛男”组合。娱乐属性也杠杠的,什么搞怪表情包、趣味Vlog全都有,比赛间隙跑来一波“最萌笑容大赛”,粉丝们看了都心情绝了。这种“比赛内外双重身份”,成就了别样的女排文化,谜一样又“顶配”的存在。
说到这里,你是不是对候补姑娘们有了一点“小心动”?说不定下次你看比赛边喝茶边吐槽主力发球不稳,忽略了候补队员正悄悄积蓄“黑马之力”,随时准备来个“爆冷炸场”,让你怀疑人生。否则她们平时都干啥,用功好似神偷,专偷对方的“耍赖漏洞”,然后一招解决战局。
最后,这帮候补们到底是不是“只是备胎”?别闹了,人家是“伪装的C位”,不进场比赛的夜晚是她们“偷偷练级”的时间,谁说备胎不能是“主角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