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的初期症状有:突然头痛、食欲丧失以及失眠、口渴、呕吐。婴幼儿发生伤寒时症状往往不太典型,体温上升较快,伴随着持续高热与高热惊厥。
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。临床症状:高热、中毒面容,缓脉,皮肤玫瑰疹,肝脾大。副伤寒:与伤寒的表现极为类似。但病情相对较轻,病程也较短。
伤寒病的症状伤寒病的初期患者最早会出现的症状就是发热的现象,通常还会伴有全身的不适感,没有任何的食欲而且嗜睡温度一般会持续在39~41度之间。虽然处在一种发热的状态,可是身体会感觉特别的寒冷。
典型的伤寒可以出现以下临床表现:在发病的早期,比较有特异性的体征就是发热,同时可以伴有畏寒、寒颤,病人也可以出现全身的症状,比如疲倦,乏力,食欲减退,恶心,呕吐,腹痛,这时候可以出现右下腹轻度的压痛。
常有伤寒典型的临床表现,可出现肠出血、肠穿孔等并发病。热型多为稽留热,少数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,可持续2周。临床症状有食欲不振、腹胀、腹泻、腹痛。个别有神经精神症状,与严重毒血症表现有关。
发病进入第二周,仍为关键期。头痛虽然消失,但有时会有重听或表情呆滞的情形发生,严重的甚至会有意识模糊、梦艺的现象,同时也会有腹胀及水样状下痢等症状。发病第三周,热度开始下降,然后逐渐恢复正常。
消化道症状也是伤寒的一些特殊表现。例如患者可以有便秘,可以有腹泻,可有腹痛。最后就是神经系统的症状,患者可以有表情淡漠,精神恍惚,反应迟钝等相关表现。随着病情的好转,这些症状也会逐渐的消失。
伤寒的极期在病程的第2~3周。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。
②极期:病程第2~3周。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,肠出血、肠穿孔等并发症较多在本期出现。发热以高热、稽留热为主要热型,持续10~14天。
肝脾大:大多数患者有轻度肝脾肿大。并发中毒性肝炎时,可出现黄疸或肝功能异常(ALT升高等)。伤寒的主要并发症 (1)肠出血:较常见,多见于病程第2~3周。
1、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。病变主要特点是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反应性增生。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、精神低落、相对缓脉、肝脾肿大、血象不高、和玫瑰疹等。
2、伤寒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。食用或饮用水时,含有伤寒杆菌的水或食物可能会被感染。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、食欲不振、腹泻等,在成人中较为常见。建议给予左氧氟沙星、氧氟沙星、环丙沙星等药物治疗,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。
3、伤寒(typhoid fever)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。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、全身中毒症状、相对缓脉、肝脾肿大、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。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、肠穿孔。[病原学]伤寒杆菌属于沙门氏菌属中的D族。
4、伤寒极期:病程第2~3周,持续性高热达39℃~40℃,多为稽留热型。大多数患者于起病1周左右可有脾大,质软或有轻压痛。部分患者肝脏亦大,重者可出现黄疸、肝功能异常,提示有中毒性肝炎存在。
5、伤寒的临床表现如下:潜伏期10天左右,其长短与感染菌量有关,食物型暴发流行可短至48小时,而水源性暴发流行时间可长达30天。
1、主要症状为发热和全身不适,如食欲不振、头痛、乏力等。随着病情的持续恶化,体温将缓慢上升。发烧前畏寒,出汗不多。
2、③神经精神系统症状:一般与病情之轻重密切相关。患者虚弱、精神恍惚、表情淡漠、呆滞、反应迟钝、听力减退。严重者可出现谵妄、昏迷。亦可呈现虚性脑膜炎表现。
3、典型伤寒 发病初期,会出现低热、周身不适、头痛、咽痛、咳嗽、恶心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体温呈梯形上升,一周左右升至39--40℃。由于持续2-3周的39-40℃的高热,病人极度虚弱,神情淡漠,反应迟钝。
4、伤寒是由伤寒杆菌感染,所造成的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