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泰山碧霞祠、普照寺、王母池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根据上级部署安排,在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,泰山毕夏寺、赵普寺、王牧池三处宗教活动场所自3月20日起有序对外开放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。
碧霞元君祠位于泰山的山顶位置,背靠玉皇顶,西临天街、南天门。
碧霞祠位于泰山什么位置泰山景区碧霞祠在泰山山顶上。碧霞祠,位于泰山极顶南侧,原名昭真祠,是道教著名女神碧霞元君的祖庭。进西神门就到碧霞祠了。供奉的是最受北方民间尊崇的女神——泰山圣母碧霞元君,俗称“泰山奶奶”。
在山顶,爬上南天门后往右走一段就到了,需要门票。
碧霞祠 [ bì xiá cí ]碧霞祠位于泰山极顶之南,天街东首,北依大观峰 即唐摩崖,东靠驻跸亭,西连振衣岗,南临宝藏岭。初建于北宋年间。碧霞祠是道教著名女神碧霞元君的祖庭,为泰山更大的高山古建筑群。
祠有一个读音,读cí。声母:c,韵母:i,声调:第二声。基本含义: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、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:祠堂。祠庙。宗祠。古代指春祭(品物少,多文词)。
明清时代 みんしんじだい,这里“明”读作“みん”,而不读“めい”或“みょう”,所以一楼不对。
1、殿内槽柱上施四柁隔架斗拱。柱上施井字形天花板,正间内斗拱相围呈八角形藻井,中间高浮雕盘龙戏珠。
2、碧霞祠位于天街东首,系元君上庙,为泰山更大的高山古建筑群,宋大中祥符年间创建,金碧辉煌,俨然天上宫阙。
3、结构严谨,布局紧凑,南北长74米,东西宽39米,总面积2976平方米。碧霞祠现存建筑保留了明代的规模及明代的铜铸构件,建筑风格多为清代中晚期的风格。泰山护鲁山口碧霞元君祠,位于泰山极顶南侧,初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(1009年)。
4、碧霞祠现存建筑保留了明代的规模,建筑面积4000余平米。分前后两院,左右对称,南低北高,层层递进,布局严谨,殿堂错落有致,风格独特,是我国高山古建筑的杰作。
5、左右对称,布局紧凑、严谨、高低错落、主次分明。每当云雾升腾时,周围仙云缭绕,富丽堂皇的碧霞祠就像天上宫阙,威严神圣。后人有诗赞叹:“岱顶寻金阙,碧霞铁瓦红。
6、碧霞祠是一组宏伟壮丽的古代高山建筑群,由大殿、香亭等十二座大型建筑物组成。整个建筑以照壁、南神门、山门、香亭为中轴 左右对称,南低北高,层层递进,高低起伏,参差错落,布局严谨。
碧霞元君祠初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(1009年),位于泰山极顶南侧,。原名昭真祠,金代称昭真观,明弘治年间(1488--1505年)改名碧霞灵应宫,又称碧霞灵佑宫,清乾隆三十五年(1770年)重修后改称碧霞祠,沿用至今。
山阳半腰处建有碧霞元君祠,为泰山圣母东海行宫,每年农历4月15日至18日4天山会,开展娱乐、交易、祭祀等活动,是领略胶东民俗的理想场所。堕崮山,位于银滩旅游度假区北部,山势突兀,面海而立,远处观之,状如坐佛。
垛崮山是道教发祥地,山上建有碧霞元君殿、三清宫、观音殿、龙母殿等古刹,山下在维修的寺庙内供奉地藏王菩萨,大肚弥罗佛、如来卧佛、十八罗汉等。每年农历4月18日垛崮山庙会人数可高达数十万之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