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秦始皇嬴政。焚书坑儒,又称“焚诗书,坑术士(一说述士,即儒生)”,西汉之后称“焚书坑儒”。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、坑杀“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”。
秦始皇。焚书坑儒:秦始皇三十四年(公元前213年),博士 淳于越 根据古制,建议分封子弟。
焚书坑儒的主人公是秦始皇。公元213年,秦始皇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,下令焚烧了《秦记》以外的列国史记,限期让百姓交出《诗》《书》等书籍,并把它们烧毁;还禁止人们谈论《诗》《书》,有违令者直接处死。此即为“焚书”。
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、坑杀“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,这一历史事件被后人称为“焚书坑儒”。 扩展资料 焚书坑儒的原因 是秦朝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系的需要。
秦始皇。根据查询初三网显示,焚书坑儒的主人公是秦始皇。
“焚书坑儒”成语的主角是秦始皇。焚书坑儒,又称“焚诗书,坑术士(一说述士,即儒生)”,西汉之后称“焚书坑儒”。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、坑杀“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”。
焚书坑儒的主角是秦始皇。简介 焚书坑儒,指“焚诗书,坑术士”,西晋之后称“焚书坑儒”。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、坑杀“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”。
焚书坑儒的主人公是秦始皇,焚的是书,坑的是儒生。“焚书坑儒”的出处是《史记·卷121·儒林列传》,经常被作为引证的还有西汉末孔安国《〈尚书〉序》亦言:“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,焚书坑儒,天下学士逃难解散”。
焚书坑儒相关人物中主要人物是秦始皇,涉及人物是齐人淳、于越、李斯、卢生、侯生。在秦始皇三十四年(公元前213年),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“郡县制”,要求根据古制,分封子弟。
欧洲大陆和中国面积差不多,欧洲大陆也出现过像秦始皇一样的查理大帝,但它没有统一的思想,导致它始终不能成为大一统国家。秦始皇焚书坑儒和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是一样的性质。只是采用的 *** 比较激进而已。